被咬后注射狂犬疫苗为何有效

前段时间做生物暑假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被咬后注射狂犬疫苗为何有效,对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常见的狂犬疫苗是利用减毒或者灭活的病毒实现的治疗目的。通常,人的免疫系统在检测到特定的抗原以后,会分化出对应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而产生对应的抗体和细胞毒素,以达到消灭抗原或被抗原侵染的宿主细胞。被狗咬伤以后,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伤口进入患者体内,并引起免疫反应。既然狂犬病毒会引起免疫反应,那么在感染后再注射一个抗原是为什么呢?难道不会加重病情吗?

狂犬主要病征不是由于免疫反应

我们常见的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发烧等严重症状是由于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的,这时再注射对应的疫苗,会导致免疫反应更加剧烈而加重病情。可是狂犬病的主要症状(惧水)是病毒破坏导致的。

狂犬病毒攻击神经系统并逐步进入中枢神经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或者皮肤细胞,并在其中渡过潜伏期,而后通过肌细胞、皮肤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沿神经细胞的轴突缓慢上行,上行到脊髓,进而入脑,并不沿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沿周围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Negri bodies),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引自维基百科)

患者有可能死于咽喉部的痉挛窒息或者植物神经受损导致的脏器衰竭。

狂犬疫苗的治疗原理

狂犬病病毒在周围神经组织里的平均移动速率是3mm/h,上行到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后可在一天内繁殖扩散到整个中枢神经组织内。因此,伤口离脑-脊髓越远,潜伏期就越长,疫苗就越有可能及时生效从而有效预防狂犬病发作。(引自维基百科)

由此可见,疫苗中的抗原通常会比病原体先引起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和细胞毒素,在病原体引起严重后果之前将其消灭。

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被咬伤后24小时之内(越快越好),因为一般来说,狂犬病疫苗诱发淋巴B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快过狂犬病毒繁殖和破坏的速度,所以即 使病毒已经入侵,于发作前接种仍然有效。为了谨慎起见,一般医师会额外使用抗病毒血清浸润伤口周围或者注射,尽可能的减少体内狂犬病毒的数量,为免疫系统 争取足够长的响应时间。如病毒已入侵中枢神经而发病后,即使接受被动免疫也很难挽回生命,因为免疫细胞较少进入中枢神经组织(血脑屏障的阻隔所致)。(引自维基百科)

如果部份的脑或脊椎的脑血管障壁受到破坏,T淋巴细胞可能进入并攻击髓鞘,引起多发性硬化症。

被咬伤后的预防处理

用消毒剂充分清洗伤口,如双氧水、碘基消毒剂、0.1%新洁尔灭,或3%-5%肥皂水,迫不得已的时候甚至只用清水洗涤也有意义。但是注意不要用嘴吸伤口, 因为口腔中的微小破损可能拉近狂犬病毒与脑的距离!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处理。
清洗伤口之后就应该注射狂犬病疫苗;接种疫苗的同时,还可以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抗血清,但是如果使用抗血清的话,有必要加大疫苗的用量,以避免抗血清降低疫苗的效果。(引自维基百科)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很少通过人咬人传播,因此同学之间开玩笑时候不必过于谨慎。

(本文介绍的内容仅作参考,准确信息请与当地疾控部门联系)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